2025年5月16日,“关于推动深化个人营销体制改革闭门研讨会”在我校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702会议室召开。本次研讨会自启动以来受到广泛关注,吸引了来自人保寿险、阳光人寿、友邦人寿、农银人寿等20余家寿险公司个险专家参与,共同探讨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新政下的机遇与挑战。

会议现场
2024年9月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明确要求“加快营销体制改革”。2025年4月,金融监管总局下发《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》。为助力寿险公司更好地理解政策要点和监管思路,深化推动个人营销体制改革,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的保险自媒体“中国与世界保险观察”与“中保新知”联合举办了本次研讨会,共同探讨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新政之下的机遇与挑战。
本次研讨会分为主旨演讲和开放式讨论两个环节,由“中保新知”创始人崔启斌主持。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张宁,保险学院、中国精算研究院副教授陈辉,顾问营销研究发展院院长、原中美大都会人寿董事总经理齐莱平分别作主旨演讲。
张宁作了题为“破茧成蝶:《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》一些思考”的主旨演讲。他分享了对个险渠道30多年来迭代升级演变的观察,以及打造高素质人才着力点的建议。他指出,近年代理人改革方向进一步明晰,虽困难重重,但客户对保险态度已有积极变化。当前的矛盾点在于保险需求的快速变化和保险业创新能力的不足,想要“破茧成蝶”需要行业共同努力。

张宁教授主旨演讲
陈辉作了题为“重塑价值、赋能未来:《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》解读”的主旨演讲。他表示,理解时代背景是把握保险行业决策与方向的基础,当前我们身处巨灾、长寿、危机等多元时代,核心问题在于重塑价值。政策层面明确了“金融强国”“保险强国”目标,保险行业逻辑从“保障+投资”驱动,拓展为“风险管理者、风险承担者、投资者(资产管理者或财富管理者)”协同,亟需转向“以客户为中心”,重构保险价值评价体系。未来,保险销售顾问需完成“从职业到志业”的蜕变,通过“双轨制”实现“螺旋式上升”。

陈辉副教授主旨演讲
齐莱平作了题为“个险建设的‘五篇大文章’”的主旨演讲。他表示,当前改革需要聚焦五大核心命题:战略层面,需明确战略定位,注重培养合格的寿险顾问和称职的团队长;运营层面,应将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贯穿经营脉络,特别是产品开发;销售层面,应以客户需求为销售导向、以寿险保障为规划基础、以产品组合为解决方案;寿险顾问打造层面,应从代理人模式向顾问式转型;营销管理层面,应把握好“自主经营+标准化”这一关键点,要先“立规矩”再“谈自主”。

齐莱平院长主旨演讲
在开放式讨论环节,大家围绕九大议题展开了讨论:新规对现有个人营销体制的影响;组织架构、晋升体系、佣金薪酬体系如何构建;独立个人代理人制度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;员工制转岗代理制的可能性、挑战性;个人营销渠道“报行合一”影响有多大;佣金薪酬追索扣回机制可行性、挑战性;个人代理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可行性、挑战性;如何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保险销售人员荣誉评价体系;应对“报行合一”,个人营销服务活动如何创新突破。
大家一致认为,个人营销体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,这背后所涉及的工作千丝万缕,牵一发而动全身,尤其是对于试错成本较高的中小寿险公司来说,更需要量体裁衣、拥抱变化,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探索适合自身的个险转型之道。当前个险渠道在经历一轮大浪淘沙后,正处于塑造韧性、动能转换的过程中,这一阶段下,既需要寿险公司具备改革的魄力和勇气,也需要找好立与破的平衡,基于自身经营特点和资源禀赋探索适合自己的变革之道。
未来,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将深入研究市场动态,分析消费者行为,为中小寿险公司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。通过研究揭示市场趋势背后的深层次原因,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机遇,规避风险。并与企业合作,共同探索创新产品和服务,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。通过产学研合作,与中小寿险公司可以相互促进,共同应对市场挑战。
(撰稿:陈辉;审稿:王庆焕;编辑:薛丽娜;审核:郑苏晋)